早期台灣西南沿海受到烏腳病的重擊,為當地居民因長期飲用含有砷的地下水所致,1956年於日本流行的水俣腳病,居民食用含有甲基汞的海鮮導致汞中毒。
由於過去環境保護議題尚未受到重視,近期各國的環境保護意識雖已抬頭,但重金屬毒害仍留存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根除。
創健健康整合醫學部專家陳怡誠醫師提醒,重金屬中毒在臨床上十分常見,影響我們身體的健康度且初期容易被忽視。
若有以下病徵且長期找不到病源,建議可透過重金屬檢測了解身體殘留重金屬含量,並找出問題將毒素盡速排出!
平時可多攝取能幫助排毒的食物如︰海帶、黑白木耳、香菜等,以及維生素C、高膳食纖維。
『重金屬』是泛指一群密度超過每立方公分五公克的金屬元素,目前已知約有四十種左右。包括:汞、鋁、鎘、砷、鉛等。
至於砷雖然是非金屬,但是砷和重金屬之間有很多類似的性質,所以一般都合併在重金屬內。
重金屬常伴隨我們的周遭環境中並會透過飲食、呼吸或是直接接觸的路徑進入人體,且在肝臟中無法被分解並排出體外。
.
它極易積存在大腦、腎臟等器官,產生漸進式的器官功能損壞引發疾病。若長期有以下生活型態,您可能須當心是否有重金屬殘留體內!

一、從事金屬、電池、焊接、電腦、航太、光纖者
二、養殖業、農產品種植業
三、油漆、裝潢、建築業者
四、油畫人士、油畫顏料從業人員
五、長期服用中藥者
六、經常食用海鮮,如魚類、生蠔者
重金屬檢查是以頭髮為樣本來進行檢測。血清中的含量為及時資料,頭髮中的含量則代表某一段時期(亦即送檢的頭髮生長時)體內的重金屬,目前是重金屬檢查的最佳採樣品。(了解更多重金屬檢測)
對於體內重金屬含量過高的情形,目前有一種新的螯合療法(衛署罕藥輸字第000003字號)藉由注射螯合劑(EDTA)進入人體,與體內重金屬進行結合,經由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,以此來排除體內的重金屬毒素。(了解更多螯合針劑)